叮咚!最暖心的心理调适攻略请签收

叮咚!最暖心的心理调适攻略请签收


哎,你们听说了吗?开学时间又延迟了!


早就听说了,又可以多放几天假啦,美滋滋!

我想早点开学!!在家太无聊了,而且爸爸妈妈紧张兮兮不说,还越来越唠叨了。


唉,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啊?有点害怕...

………………




面对铺天盖地的疫情报道,不断充值的假期时间,突然增多的居家生活……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不寻常的时期,无法预料何时才能走出家门像往常一样出行,工作;无法预料何时才能与亲爱的伙伴们一起愉快地上课,嬉闹。越来越多的未知让我们居家已久的心变得躁动,焦灼。但是所有的等待是为了更好的绽放,我们相信疫情结束以后一定会看到一个与从前不一样的自己:能够在迷茫的等待中学会克服焦躁,学会合理安排,学会梳理自己的情绪。因此,在此期间除做好预防病毒的自我保护措施之外,我们还要能够预见并积极克服好特殊时期可能产生的一些适应问题。

过度担忧


这种恐怖或担心一开始可能来自父母各种不同寻常的应对措施,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叫做“什么肺炎”可怕的东西,不小心就会侵犯到自己身上;随着报道的逐渐深入,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也逐渐加深,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自身传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恐怖或担心,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过度担忧,甚至会怀疑自己发烧、呼吸不正常,影响饮食、睡眠等,从而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学习适应


非常时期让我们感受到学习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不同于以往面对面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的线上课程似乎很新奇。线上教学可谓是利弊参半,能够让我们在被迫隔离的日子里仍保持正常地接收知识,但是缺少了老师与同学的督促,增加了电子产品的诱惑,我们是否能够科学、高效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初三的同学,正处于春季关键学期,可能出现对中考的担忧和焦虑。


生活适应


往日每天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讨论的小伙伴已经很久没有相见,疫情中断了同学们的日常交流,只剩下网络上只言片语的问候,学习之余到户外的各种活动也被迫取消。这种隔离状态的生活,会让人产生无聊、烦闷、焦虑、抑郁、空虚等情绪。

亲子之间


孩子待在家里,不用上学,既放松又无聊,学习之余和同伴的网络联系、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势必会大大增多。家长如果只关心孩子的病毒预防和学习,限制或不关心孩子在家中的其他有益活动,可能出现关于孩子学习、生活安排上的亲子冲突。

<sectio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15px; background-image: url(" wx_fmt="png");" background-position:="" background-repeat:="" background-attachment:="" background-size:="" box-sizing:="">

随着这些问题而来的,或是焦虑,或是窃喜,让我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不论是何种情绪,我们必须明白,疫情是客观存在,而情绪是主观的。既然是主观的,那么你想拥有怎样的情绪体验应该由你来决定,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和调节。

同学们可以这样做:

多些联络 暖暖心



1.和好朋友打个电话,煲个暖暖的电话粥;

2.和不生活在一起的亲人打个视频电话。

自我规划 我能行


宅在家中的日子也要有规律的作息。

1.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制定属于自己的作息表;

2.和父母一起,体验一下厨房生活;

3.照顾一株属于自己的的小盆栽。



做做运动 出出汗



1.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室内有氧运动,比如踢毽子、仰卧起坐等;

2.体育老师们也为大家精心设计和推荐了一系列适合居家的运动项目,同学们快快动起来!

听听音乐 享轻松


音乐可以抚慰心灵的创伤,改变人的心境。

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或是轻音乐,古典音乐等,能够让人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积极互动 父母也是好“玩伴”



疫情期间,我们会有大量的时间在家与父母相处,我们可要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

1.邀请父母一起看一部轻松温情的电影;

2.玩一些简单的亲子互动游戏。

爸爸妈妈们可以这样做:

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可控感与效能感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面对疫情都会体验到“不安全”与“失控”的感觉。要在心理上照顾好孩子,首先需要让孩子觉得身心安全,包括但不限于:

1.强调家中已完成清洁打扫,非常安全;

2.告知医护人员及国家力量都会全力以赴,事情会向好发展;

3.保证自己和别的家人都会认真照顾自己,健康饮食,规律起居;

4.在能力范围内让孩子有机会自主选择一些项目,比如今天想看什么节目、怎么安排学习时间等。

帮助情绪排解

允许孩子直接表达他们的情感很重要,包括担心、焦虑、恐惧、愤怒、困惑、无聊等等,能够自如表达情感也有助于免疫系统的健康。

在合理范围内信息透明,帮助孩子认知与思辨

孩子们和我们理解与消化信息的能力不同,我们需要如实简洁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可以参考比较有公信力的媒体。除了提供信息之外,我们也需要帮助孩子学习甄别与思考信息,这在如今的传媒环境下变得尤为重要。一些家庭讨论也许可以帮助孩子们做出进一步思考:

1.人类在病毒防治的历史上有过哪些教训及成果?

2.现在的病毒防治和100年前的世界相比有哪些异同?

3.病毒来袭之际,我们做哪些事情是对社会有利的,哪些又是有害的?

以可能的形式让孩子保持各种社会联系

感谢社交软件,即使宅在家中,孩子们依旧可以通过网络与一些重要的关系保持联系,这些关系包括祖父母、亲戚,以及学校里的小伙伴及老师等,尤其是与小伙伴的交流能让孩子们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和缓解压力,体验到“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传递希望与关爱

疫情最终会有走向结束的时候,哪怕有一点进展都是好消息。前阵子各大影院重播了《美丽人生》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父亲如何在纳粹集中营里用自己的乐观为孩子打造出了依旧充满希望的童年。也许趁悠长疫情假期重温这部老电影会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比如:如何在一个混乱的现实世界中依旧让孩子保持乐观与希望。如果孩子有意愿,也可以鼓励他们创作绘画或小故事来表达自己对疫情的理解与期望;若有可靠捐助渠道,也可鼓励孩子拿出一部分压岁钱支援灾区,这些都是非常时期我们能和孩子们一起做的。





遥望接下去的一周甚至两三周,孩子们还要居家一段不短的时间,愿大家都能在身心层面上照顾好彼此,让这次疫情的危机变成一次成长的契机!

居家学习生活期间,如果你需要心理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可以拨打陶老师工作站相关热线,寻求专业服务。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积极心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