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科研

学生学习常规

学生学习常规管理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更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通过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学习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增强课堂学习的目的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预习要做到内容系统,方法科学,习惯良好。

(一)     养成预习习惯

制定预习计划,明确预习任务,形成预习重点,养成先预习后上课的习惯。

(二)     掌握预习方法

根据教师教学进度和学习要求,通览所要学习的内容,找出重、难点;初步预习书后的习题,尝试完成书上的部分例题和练习题。通过多种途径主动收集课外学习资料,整合学习资源。对预习中发现的学习缺陷,及时弥补,为新课学习扫清障碍;把经过自己努力还弄不懂的问题标出,确定听课重点。

(三)     提高预习效果

要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学科预习的时问,重点加强对薄弱学科的预习。预习的方法要从小培养,随着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变化,预习的量与质应有所区别,追求最佳的预习效果。初、高中生要力求做到带着预习中的问题上课,以便在课堂上得到解决。

二、     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过程,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课堂学习要围绕学习任务,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眼、耳、手、口、脑并用,进行思考、质疑、辨析、总结,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到有效学习的目韵。

(一)     课堂学习准备

上课前,应从知识上(通过预习完成)、物质上(准备好所需学习用品)、心理上(使大脑处于最佳功能状态)做好准备。按时进入教室上课,保持安静,不随便缺课。

(二)     课堂学习要求

1.   专心致志听课。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上课注意力要集中,要特别注意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白问题的实质。要重视知识的领会和巩固。

2.   敢于质疑提问。课堂学习要勇于发言,不仅要大胆回答教师的问题,还要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和交流,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   带着问题思考。根据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围绕教师讲课重点认真思考,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善于辨析对比。关注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比较与自己思考时的异同,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会”到“会学”。    。

5.   有效做好笔记。中学生要抓住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板书要点、重要方法,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做简要的课堂笔记,努力记下本节课的基本要点、核心内容和重要方法。切勿因记笔记而影响思维和听课。

6.   学会归纳迁移。课堂学习要注意归纳总结,掌握本节课中的核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模仿、类比、辨别等,举一反三,学会迁移;正确运用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各种能力。

(三)     课堂学习品质

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学习,感受课堂学习乐趣,提高课堂生活质量。

三、     课后复习

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具有查漏补缺、提高完善的功能;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理解、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基本技能。认真而有效的复习要注重思考,做到及时反思,认真总结,有效提高。

(一)     养成复习习惯

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养成先复习后完成作业的习惯。应坚持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复习,不断提高复习质量。提倡通过阅读课内外书籍,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题,写读书心得笔记等来拓宽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     坚持课后复习

1.   消化知识。围绕教材重点和教师讲课要点,明确复习要求,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

2.   有效记忆。课后及时把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回忆,记住重要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3.   比较思路。课后及时比较教材思路、教师讲课的思路、自己的思路等,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4.   归纳整理。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尤其是教师板演中的核心知识、重要方法,理清思路,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总结新内容中的学习方法,掌握重要的知识技能,达到课时目标中的学习要求。要把“明白了”、“记住了”、“会用了”作为检查复习效果的基本标准。

(三)     学会系统复习

1.   章节复习。通过文字概括、列提纲、画图表等方法构建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节的核心内容,总结本章节中的方法和技能,达到章节目标中的学习要求。   

2.   考前复习。考前复习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考试类型而定。章节单元测试复习,一般在章节复习的基础上,完成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中(高)考复习,要根据学校复习计划进行。比如高考,可以分成三轮:第一轮是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梳理知识点和查“弱”补“漏”为主;第二轮复习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专题研究,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技能和完整的知识框架;第三轮复习是模拟训练,积累考试技巧,提高运用知识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四)     提高复习效果

“温故而知新”指的是复习效果和复习境界。要提高复习效果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课后复习重在及时,贵在坚持和规范;章节复习重在提炼,贵在方法和体系;考前复习重在准确,贵在总结和有效。只有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经过经常的、及时的复习,才能巩固已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只有反复的、深入的复习,才能深化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其本质含义,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四、     作业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要过程。作业要做到认真完成,及时订正,一丝不苟,求准求精。

(一)     规范作业要求

认真、独立完成常规作业,书写工整,步骤完整,格式规范,及时上交。作业遇到困难,难以独立完成时,要主动请教教师或同学,不抄袭他人作业。及时自主或合作完成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作业,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工,保证作业质量。

(二)     合理完成作业

1.   作业前应先复习教材,弄清所学字词、语法、句型、概念、原理、法则、规律、公式,然后再做作业,以减少差错;要充分利用工具书,查找有关的学习资料,做好作业的准备。

2.   作业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理清解题思路,明确方法和步骤,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成作业的速度。

3.   作业后要仔细检查,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回顾、反思的习惯,提高作业的质量。

(三)     提高作业效果

1.   完成作业需要注意学习方法,不要简单的进行模仿,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探究和归纳,开拓解题思路。提倡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选择最优解法,形成迁移能力和良好的解题能力。

2.   及时订正作业中的差错,分析错误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弥补措施,同步进行训练矫正。对一些典型错误要注意收集,并建立“错题册”,经常复习,防止同样的错误发生。

五、     实验

实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仪器设备,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变化来获得和验证知识,形成一定技能的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意义重大。实验要做到精心操作,仔细观察,合作探究,科学归纳。

(一)     规范实验准备

做好实验所需的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实验前按实验课题认真看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原则上未预习者不得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实验操作前检查本次实验的仪器设备、工具、元器件及材料是否符合实验所要求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及技术状态,若有不符,及时报告。

(二)     正确完成实验

1.   在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实验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遵守实验规则,确保实验效果和安全。   

2.   实验时,注意力要集中,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准确详细地记录实验数据,不得抄袭他人的实验数据。

3.   实验后,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做出实验结论,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三)     培养科学素养

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机,有着其他学习内容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结合课本中的实验,总结实验方法,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要把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结合起来,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活动,增强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精神。

六、     考试(测验)

考试(测验)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考试可以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改进学习方法。考试要做到了解自己,寻找差距,及时总结,不断提高。

(一)     做好考前准备

考前在教师指导下,全面系统的复习功课,并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精心进行考前准备不仅包括学力(知识、技能、方法等)、心理(认识、情感、意志等),还包括了解考试时间、方式、内容、考纲、考纪,做到心中有数。

(二)     依据要求考试

要以诚信的态度对待考试,遵守考试纪律,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自身的实际水平。根据不同类型考试(闭卷、开卷、操作等)的要求完成考试。考试时,审清题意,理清思路,迅速作答;书写工整,画图准确,解答完整。

(三)     提高考试效果

考试中能否正常发挥是影响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临场心态和考试技巧非常重要,在考试中要克服急躁、慌乱、紧张等不良心态,并掌握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等考试方法,拿足基本分,争取得高分。

(四)     重视考后总结

在教师指导下,对考卷进行自我质量分析,找出知识、技能方面的缺陷,写出考后反思,坚定信心,改进学习方法,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学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