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老师:我们自己的校庆 ——记校庆日学科组研训活动
树人老师:我们自己的校庆
——记校庆日学科组研训活动
树蕙十五,佩兰芬芳。立德树人,盛事共商。百堂好课,本色当行。百场教研,思学相长。
庆典推高潮,教研筑底蕴。校庆日下午,“迎校庆,百堂好课,百场教研”学科研训活动如期举行。学校的电子大屏上滚动着数十位全国、省、市教育专家的介绍,江苏省教研室书记何锋老师,省教研员张克中、叶兵老师,南师大周兵教授,市教研室周宏老师,南师附中校长葛军教授,孙小红名师工作室的诸多教育专家都在此列。整个研训活动包括7位重量级专家讲座,5位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1个南京市“名师工作站”研讨,还包括市教科所所长肖林元老师和南师大谭顶良教授参与授牌的“贺华义工作室”揭牌仪式。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树人期待通过这样的引领来启迪思维,激发智慧,提升学校的科研力量和学术力量。
语文学科组——文本解读
语文学科组相聚国学讲堂,“共论教学,欢度校庆”。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张克中老师,区教研室曹茂昌主任,区语文教研员孙婵老师及我校语文特级教师赵志昇老师与其工作室的多位老师都作了发言。张克中老师为我们一线教师传经送宝,作了题为《文本解读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讲座,张老师睿智幽默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丰富而深刻的文本世界:“文本的内与外”“文本的有无与常变”“文本的多少与新旧”“文本的过去与现在”“文本与生活”等。张老师的讲座也引起了现场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曹刚老师想到了《故乡》中的人性隔膜;尤文文老师想到了文本解读的取与舍;袁萍老师想到了文本阅读的个体化差异……曹茂昌主任也忍不住坐上“留有余温的板凳”,为老师们讲起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绝望与悲悯”。国学讲堂外,余晖温暖地洒在江面上;国学课堂内,欢快的教研氛围弥漫在讲堂的每一个角落,为了这个特别的日子。
语文研训活动中张克中老师在讲座
语文研训活动现场
数学学科组——领悟数学
一场数学学科的精神盛宴在书香四溢的图书馆隆重开席。前来参与本次讲座的不但有本校的数学老师,还有来自南京兄弟学校的老师们。第一场讲座的演讲者是南师附中校长葛军教授——闻名遐迩的“数学帝”本尊。葛教授的演讲题目是《领悟数学:简单问题深度思考》。葛教授笑言,虽然他没有在初中任教的经验,但数学总是相通的,在教学中,要直面学生“学不进去”的客观情况,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处处关注个别化、差异化的进步,教学应该慢下来,“慢,则漫,则蔓,则曼”,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好的生长性的数学。葛教授从最简单的数谈起,一步一步,逐渐从数到式,从特殊到一般,从运算到函数,不断地“看1不是1”、“看1就是3”、“看1就是n”、“看n就是1”,一路深入,让与会老师们体会到了“看山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种境界,给了与会老师们深深的震撼。第二场讲座的演讲者是鼓楼区教研室的王为峰老师,王特的演讲题目是《各尽其职,崇尚自然——理解数学是教好数学的前提》,他结合平日教学展开论述,以相似为例,展示了如何条分缕析地研究直线与比例的关系,让老师们大呼过瘾。主持活动的倪军特级笑称,这两场讲座,一个是高端引领——高大上,一个是贴近实践——接地气,与会的百多位老师们收获良多,深有共鸣。
数学研训活动中葛军校长在讲座
数学研训活动现场
英语学科组——有效阅读
应学校邀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机关党委书记、英语教研员、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译林版牛津中小学英语系列教材主编何锋老师来我校作了题为《中学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探讨》的讲座。鼓楼区教研员谷皖生老师、鼓楼区兄弟学校老师代表加上本校英语老师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作为牛津译林版教材的中方主编,何锋老师对阅读教学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他从中学生应该具有哪些阅读能力入手,认为中学生应该首要培养以下几种阅读能力,即:“理解语言形式的能力”、“理解文字表达内容的能力” 、“理解交际意念的能力”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的能力”。接着何锋老师谈到了阅读形式和相应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中学英语课内外阅读的教学建议,并以牛津教材为例做了说明。谷老师也对阅读教学提出了他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阅读教学要“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在充分挖掘文本之后,不能忘记回归文本,教学活动应该立足文本。
英语研训活动中何锋书记在讲座
地理学科组——经典探密
在树人学校地理学科教室,“百场教研”活动地理分会场,我校地理组全体老师以及来自兄弟学校的地理界同仁共同聆听了“孙小红市名师工作室”的专家们关于“十大经典地理问题”的精彩报告。除了我校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心理学博士,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孙小红校长,到会的专家还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中张静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余珍老师、南京外国语学校吴煜乐老师、南京市宁海中学顾婵老师、中华中学赵宏霞老师、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梁伟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谭林老师、孟惠老师以及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吴卫琪老师和董丽老师。孙小红校长与数位专家分别作了《十大经典地理问题》讲座(涵盖天文、地质、海洋、气候、国家、城市、文化等各个方面)。专家们的报告妙趣横生、精彩纷呈。通过“百场教研”活动,我校地理组全体老师及来自兄弟学校的地理界同仁们受益匪浅,都希望能够多一些这样的机会,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上走的更快一些。
地理研训活动中孙小红校长在讲座
地理研训活动现场
政治学科组——核心素养
政治学科组在综合楼521会议室开展了主题研训。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南京市名师工作站初中品德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栖霞区政治教研员、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李宝玉老师围绕《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意义与培育》主题从《课标》、《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等角度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分析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指出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宪法为主线,强调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特别关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互相渗透,让学生真正做到体验、感悟、内化、认同。之后,鼓楼区政治教研员朱益南老师在我校匡静老师、李玉玲老师、王猛老师围绕核心素养在不同年级教学中的实践作了精彩发言的基础上又作了细致点评。朱老师肯定了我校政治组在市区的领先地位,同时提出殷切希望,处理守成与创新的关系,争取申报南京市先进教研组。最后,鼓楼区教育局发展服务部主任、鼓楼区教科所所长、鼓楼区政治教研员杨健老师作了全面总结,指出要从经验中寻求突破,超越经验,寻求自己的主张,从经验走向经典,做一个理性思考的人。从而让政治组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飞跃。主题研训结束后,学科组又对全组教师围绕《核心素养的内涵》、《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的深入学习以及组内骨干教师模拟课堂比赛作了部署。
政治研训活动中李宝玉老师在讲座
政治研训活动现场
历史学科组——专业成长
历史学科组邀请了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成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培养对象陈红老师在历史学科教室作了《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讲座。陈红老师以自身的教学成长经历,讲座伊始就抛出三个问题:如何站稳讲台?如何适应新课程?如何进行教学研究?在讲解如何站稳讲台时,陈红老师着重强调教师的基本功:备课。在给学生上课之前,录下上课过程自己先听一遍,以至于可以在上课时不翻书,做到成竹在胸。解决教师成长经历面临的问题,陈红老师给了三条解囊妙计:在学习中尝试,边学边试。在尝试中突破,边试边改。在突破中坚持,边改边思。同时,陈红老师指出了专业教师成长离不开专家引领、自觉修炼、聚焦课堂、携手共进和循序渐进。对参与讲座的提出要求:职初的老师站稳课堂,职中的老师站好课堂。陈老师讲座高屋建瓴,在大方向给与会老师清晰指导,博得阵阵掌声。
区教研员金波老师在《有效的历史教学》讲座中指出:有效的教学包含效率度、深刻度和幸福度这三个方面。教育的基本理念应当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有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要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
历史研训活动中陈红老师在讲座
历史研训活动现场
化学学科组——衔接教学
化学组在实验室由江苏省特级教师、南师附中曹云军老师做了《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之衔接》的报告。区化学教研员薛春兰老师和兄弟学校的部分化学老师也应邀到会。报告中,曹老师首先从初、高中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内容的递进方式谈了初中化学在概念教学、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环节,然后从目前的大环境出发谈了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曹老师的报告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良好的借鉴作用。薛春兰老师也与我们重点交流了学困生的教育工作。
化学研训活动现场
体育学科组——模拟上课
参加完上午轰轰烈烈的校庆庆典活动之后,体育学科组的老师们又静下心来参加下午的专家讲座和骨干教师模拟上课比赛活动。南师大泰州学院的周兵教授作了《体育教师如何模拟上课》的专题讲座。周教授是教育学硕士,体育课程教学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不仅指导了体育老师们如何进行模拟上课,还带来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最新动态,指明了学校体育工作的侧重点。他告诫体育学科组的老师们要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重视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还要确保全员参与。随后,体育学科组进行了骨干教师模拟上课比赛活动,担任本次比赛的裁判有南师大周兵教授、南师附中陈亚君副校长、鼓楼区教研员张晓红老师和树人体育学科组组长张红军老师,参加观摩的人员有树人学校全体体育老师、南信大附中的老师及所有实习老师。
体育研训活动现场
另外,我校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组都在各自的专业教室由专家们带头分别开展了学科研训活动,物理学科组、生物学科组、体育学科组进行学科研训活动的同时完成了本组骨干教师的“模拟上课”的比赛。
音乐研训活动中李晓晖老师在讲座
美术研训活动现场
信息研训活动中张宏老师在讲座
信息组研训活动现场
物理研训活动现场
生物研训活动现场
“贺华义工作室”揭牌仪式现场
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这场别开生面的教研盛宴,不仅带给老师们一段智慧迸发的高端对话,也是树人一种上下求索的价值引领;不仅是向15周年校庆献礼,更是吹响下一段征程的号角。树人相信:科研和学术就是学校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